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三五章 古城惊魂 (第2/7页)
堪、残墙断垣而已,但轮廓清晰,规模浩大!” “斯文?赫定带人对这古城进行了发掘,很快找到了毛毡、发辫、钱币、陶片、文书等遗物。根据在遗址内发现的汉文简牍,此城称为楼兰。而史籍中最早关于楼兰的记载,见于《史记》的描述:楼兰是一西域小国,建国于盐泽边上,有城郭。另外根据《汉书》记载,楼兰国地沙卤少田,寄田仰谷分国。国出玉,多葭苇(芦苇)、枝柳(红柳)、胡桐家(胡杨)、白草(芨芨)。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能作兵,与婼羌同。” “总之,在两汉时期,楼兰古国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城池,战略位置相当重要,汉朝政府曾驻军于此,保护商旅通道。但是很遗憾,两汉之后,此地就逐渐少见于史籍记载,似乎是慢慢消失了。” “但是到了唐代,根据诗文可见,当时唐政府曾经多次与吐蕃在楼兰地区兵戎相见。有诗为证:‘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塞下曲》里的诗句。除此之外,有边塞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作写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以上可见,唐朝时期,此地仍然是边防重镇,常为唐政府于控制西藏等地的吐蕃的战场。”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也没有明确说明,楼兰国在何时,因为什么原因而突然消失了!但是,随着古城遗址的重现,西方列强不断染指此地,从瑞典到英国,从俄国、到日本,许多探险队、考古队等名义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