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授官 (第2/4页)
话,手中没有权力,做的东西越多,离死就越近。 陈堪不想到最后被别人当成肥猪宰杀掉。 话又说回来,既然决定走政途。 那自然是经科举之后再做官更好。 尤其是自唐宋开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翻开史书之上,活跃在朝堂之上的须臾之辈,无不是经科举层层筛选出来的人中龙凤。 鲜有未经科举而高居庙堂之辈。 纵然科举亦有它的局限性,容易将大量其他类型的人才挡在官场之外。 但直至陈堪所来的二十一世纪,科举依旧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最公平的上升之路。 原身作为方孝孺的学生,学问不敢说有多好,但至少是不差的。 而陈堪继承了原主的大部分记忆,又有方孝孺这位天下士林的领袖当老师。 可以说先天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参加科举,名次好坏且不论,但一定能考上就对了。 有这么好的先天条件,不接受朱棣的授官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照为师的推测,陛下此番召你进宫。 就算看在为师的面子上,也该授你一个官职。 但陛下非但没有授予你任何职位,反而是敲打了你一番,恐怕陛下...” 方孝孺的话让陈堪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我就知道。 我就知道这事肯定没那么简单。 狗日的ju—dy! 陈堪有些忐忑的问道:“老师,恐怕怎样?” 方孝孺抚着胡须,缓缓的说道:“恐怕陛下是另有深意!” “?” 还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