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七章、下一代 (第1/4页)
正月初八,南易爬上一棵乌桕树,坐在枝丫上,拿着纸笔,眺望着整个文昌围范围,画着一张简略的地形图。 画完以后,他就在某个位置画了一个标记,然后从树上下来。 “冼叔,我看了一下,这里是最适合建小学的地方。无论从大队哪个角落到这个位置都不会太远,而且,离村中心也比较远,教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南易,你打算建初小,还是完小?” “当然是完小,我希望这个学校和其他的小学不同。五岁就让孩子们上学,先进行幼儿教育,七岁进入到小学课程。 除了数学、语文、思想品德三门课以外,英语、音乐、体育、劳技、务农、计算机、武术课程也要开设。 其他的是必修,计算机、武术做为辅修,要不要学习,由孩子们自己决定。” “这其他的我虽然听不太懂,多学点总不会错;可这务农,让孩子们上学,不就是想让他们跳出农门么,干嘛还要教他们这个? 再说了,这个还需要学么? 大队哪个娃,不是从小在地里帮忙干活长大的。” 冼耀东对南易开设务农课程,还真得无法理解。 “这务农和务农不同,我虽然叫它务农,可不是说像我们以前一样,就是在地头瞎干。我要开的这门课程,更确切的说,应该叫农学。 咱们以前种地,知道几月该栽秧,几月该收割。可为什么是在这个时间点干这个,而不是其他月份,大队有几个人知道? 还不是按照以前留下的传统,还有农技站农技员的教导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