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节 (第2/6页)
这油坊生意颇好,虽然算不上车水马龙,但也是总有人来打油。 因此,店家倒还没去问黎锦“是来买什么油的?”“为什么站在这里看热闹?”之类的话,免去了她一无所知的尴尬。 黎锦看了一会儿,倒总算是明白了。 这油坊里的素油,还能细分出几种,至少有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香油这几种。 黎锦没问,不清楚油坊是不是就卖这几种油,但看来打油的人只买这几种油,想来是其他的油不好卖。 不好卖的油不一定不好吃,但一定不如其他好卖的油那么新鲜。 黎锦很快便决定跟着别人买差不多的东西,别人不买的油,她也不买。 在油坊打油的器皿,原来叫做“油篓”或是“油篓子”。 这“油篓子”,是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织而成的器皿。口小、腹大,看起来倒像一个编织出来的坛子。在它应该相当于“脖子”的位置,通常系着一两条绳子,用于手提、拎起。 明明是竹篾柳条编出来的东西,却能装油不漏。黎锦颇感惊奇,不知是什么原理。 打油也不论斤两,论“篓”。 有小篓,有大篓。大篓也许比小篓多一倍的容量,因为小篓油的卖价只是大篓油的一半。 有的人自带油篓,打油的时候,递过去让店家给装满就行了。 也有的和黎锦一样,空手来的。这油坊里也兼卖油篓,小的三文钱,大的五文钱。空手来打油的人,买个油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