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二章 造炮 (第2/5页)
这个情况自然不是他的家庭、出身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而是宋铁匠的实力,或者说是他所掌握的一些铸造火炮的方法。 这个宋铁匠所掌握的铸造火炮方法虽然他自己说的很玄妙,阴阳五行都给弄出来了,这不懂的人咋一厅还以为他要铸造神兵呢…… 但是罗志学听过后一琢磨,基本上就弄明白了这人的造炮方法就是泥范铸造法。 这也正常,毕竟这年头明末官方自行生产的火炮基本都是采用泥范铸造法,人家宋铁匠作为官府控制下的工匠会也很正常。 当了解到了这些后,罗志学开口道:“宋师傅,方才我们说的都是一些轻炮、短炮,不知长炮你可会铸造?”m. 宋铁匠听罢后道:“长炮?可是红夷炮?这个我也铸造过,鲁阳关上的那两门红夷炮就是我造的。”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罗志学也是松了口气,这人既然会铸造红夷火炮,那么后续的事就简单多了,要不然的话他还得和此人长时间研究琢磨该如何把红夷大炮给铸造出来呢。 红夷火炮,在崇祯七年的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货色,人家明王朝官军都已经装备红夷大炮几十年了,并且经历了进口、纯仿制、改进仿制怎么一条路。 进口的话,明王朝在过去几十年里,先后找葡萄牙人、荷兰人等欧洲人进口过不同类的红夷火炮。 虽然都称之为红夷火炮,但其实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其中有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的铜炮,还有英格兰人的铁炮。 具体的大小、口径、倍径都不一样。 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长身管,属于加农炮一类,火炮形制上也都差不多,毕竟这年头的舰炮都长的差不多。 所以明王朝这边统称为红夷火炮也没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