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节 (第7/7页)
寒深,而寒深也完全包容接纳了他。 季然心想,如果不是遇到寒深,他或许没有再次回来的勇气,就算会回来,也不会有这样的感悟与释怀。 轿车缓慢地行驶在乡间狭窄的水泥路上,树木在窗外不断后退,季然心中逐渐变得清明。 他说:“寒深,我想好以后要做什么了。” 因为在爬坡,寒深没有看他,只是问:“做什么?” 轿车翻过一个丘陵,眼前的路面陡然开阔起来,远远能看见城镇的影子。 季然看着远处那一片白点,说:“我想回校读研。” 短短两天,季然从最繁华的沪市来到仿佛上世纪一样的故乡,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这里却还停留在过去。 他很幸运走出了大山,但依旧还有人留在这里。 季然又想起自己第一次和寒深起参加政府内部会议,经济学家和官员们探讨的发展问题;他想起第一次在世界经济论坛听到贫困议题,想起他毕业时导师的谆谆教诲。 他想,比起在投行做谁都能替代的工作,他更愿意在这样的地方钻研。 他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甚至不清楚究竟有没有用,可他隐隐觉得,这是只有他能做的事情。 回到沪市后,季然请本科导师帮忙写了一封推荐信,收信人是社科院教授,研究发展经济学的大佬,曾推动中央多项经济改革措施。 信中介绍了季然的履历、成绩与品性,并指出了他的初步意向议题——如何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正文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