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超级掌门人_兵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兵制 (第2/15页)

样就“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北宋军队由禁兵、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兵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衙在北宋享有相当可观的待遇“其任之也重,则其待之也亦不轻”[5](续集卷44)是当时北宋朝野上下的共识,如宋太祖朝就是:“封父祖,荫妻子;荣名崇品,悉以与之”[6](卷8)神宗亦批曰:“殿前、马、步军三帅,朝廷待遇,礼继二府,事体至重。”[7](卷274)所谓“待之也亦不轻”、“事体至重”除三衙为北宋“武臣极任”地位居武将之外,具体说来还大致有以下各种名目:

    俸禄优厚

    武臣俸禄之厚本属北宋俸禄制度的特点,如时人张演有云:“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5](后集卷21)三衙作为“武臣极任”当然更为突出,像仁宗朝御史中丞贾昌朝在分析外戚等“恩幸子弟”垂涎三衙职位的原因时就说:“其志不过利转迁之,俸赐之厚耳。”[7](卷138)事实也就是如此。

    恩荫妻子

    恩荫,又称“任子”、“门荫”、“世赏”是指朝廷根据官员职、阶高低而授给其子孙或亲属以官衔或差遣的制度。北宋恩荫之滥是空前的,仅名目就分为郊祀、圣节(皇帝生日)、官员致仕、官员申报遗表和临时性恩典五大类。从真宗朝开始,北宋恩荫制度趋向固定化,规定:文官自侍御史知杂事以上,每年荫补一人;从带职员外郎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武臣从横行以上,每年荫补一人;自诸司副使以上,每三年荫补一人[8](p64o)三衙除依例享受上述待遇之外,还有所谓“初除管军恩例”以位至节度使的殿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