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创业基地 (第2/4页)
今仍然充当着毕业师兄回校招聘学弟学妹的媒介。 其次这些创业成功的学子,也能成为学校招生甚至社会宣传的名声,好比马华腾之于圳大,企鹅之于圳南市一般。 最后若是做大到一定规模则能得到学子企业投入资金,建立共同的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室。 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路舟眼下的资金情况,他大可在广南大学城科技园租上百平米的办公室。 但终归能省则省,其次眼下路舟的公司连雏形都谈不上,要去招收有经验的员工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实在过于巨大。 而将公司开在学校的创业基地里,则可以更加方便地招收在校生充当实习生,在公司初期减少了大量人力成本。 而等到公司发展起来后,这些学弟学妹也毕业了,就再转化为正式工,顺手一网打尽。 周一,路舟便带着手头的资料去往计算机学院的办公室。 从辅导员那领了申请表并填写后,便是到教务主任确认学籍,主任在查阅了学籍档案确保路舟是逸仙的毕业生后也是签了字,而后不忘激励路舟一番。 待到院主任袁海洲那里,却是卡了壳。 此时,路舟正在袁海洲的办公室里,而袁海洲一边握着茶杯,一边语重心长地对路舟说道,“路同学。你的创业计划书我看了,很有想法。学院是欢迎你这样的学子回校创业的。” 路舟也没多想,便说了声“谢谢”。 而袁海洲话锋却是一转,“但是,我也审批了不少这些申请,有很多写得很漂亮。结果却在创业基地里搞什么奶茶店,送外卖之流的项目。眼下创业基地的场地也紧张,你的创业计划书想法是很好,但有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