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2/5页)
始终没有放弃,调转兵锋,收回台湾,作为抗清的海外根据地。 他出生的那一年,荷兰入侵台湾;他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将侵略者从台湾赶走。 共计39年。 天降伟人,正是如此。 而“流寇死社稷”,指的是大西军领袖,晋王李定国。 他的前半生,主导了农民起义,曾无数次想要推翻大明王朝;后半生,面对外敌入侵,选择挺身而出,为大明奋战。 大明的满朝公卿,受尽了国家恩惠,却转头就卖国求荣,毫无廉耻之心。 而李定国,年幼为朝廷所迫,不得不加入起义军,谋一条生路。最后却能做到前嫌尽弃,为大明、为百姓、为天下汉人衣冠,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死前甚至留有遗嘱,“宁死荒外,绝不可降!” 李定国的一生,是浴血奋战而又荡气回肠的一生。 “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他是一个让人甘愿追随他出生入死的英雄,当世顶天立地的第一人。 在真正的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郑成功和李定国二人始终都在各自孤军奋战。 前者在东南沿海领域,连年海战;后者在西南云贵之地,陆上奔走。 彼此万里遥隔,处境十分危险。 但这一次,由于看到了天幕,郑成功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和李定国会师。 这样,李定国就可以在他离开期间,代为掌控整个局势,不至被清军钻了空子。 会师地点选在了新会城,正好是四百年前崖山海战所在的地区,这个时候已经被清军占领,只能再抢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