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章 古木迷香 (第3/3页)
形文字映入我们的眼帘,右下角还有一个已模糊不清的落款。这一行字刚劲有力却又柔媚和尘,即使我们这两个外行人,也知道写这一行字之人也并非碌碌无为之辈。 关键这一行字不像英文字母,看似非洲土著民族的象形文字,又像罗马文,总之令我们这两个队考古一窍不通的门外汉直摇头。阿龙找来一张白纸按照石板上的笔画誊抄到纸中,打乱顺序后拍了几张照片传到国内一个古玩论坛上向人请教。一抹淡淡的幽香钻入我们的鼻孔中。 这种淡香拥有自己的行进路线,并不随空气散开,我们坐在那里时可以闻见,可换个地方,那股淡香便消失无影无踪。有些像熟悉的人参甘香,仔细一闻却又不像。温和淡雅的味道令人神清气爽。 遁着香味,我们发现它来自那块长方形石板。凑近跟前香气陡然浓厚起来,让人如同置身云腾雾绕的佛寺大殿中,宁静幽然。我曾经看过有关香石的资料,这种产于我国陕西汉中地区深山密林之中的石头,在天气干燥情况下,可以散发出类似巧克力的香味,久经不衰,受到玉石收藏家们的喜爱。 可石板上散发出的是草药的甘香,绕梁不绝。这是纳纳提议使用昌龙号自带的矿物探测系统查看一番。阿龙一拍额头,用锤子轻轻在边缘敲下略比米粒大点儿的碎片,让他拿去用仪器分析。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这东西既跟石头有关,也跟石头无关。它是沉香木的一种,学名叫奇楠沉,比重比水大,入水既沉。而且这块沉香木,在水中经过多年的浸泡,和二氧化硅产生化学反映,木材中的一部分细胞被转化为石英和蛋白石,所以变的似木非木,似石非石。 这时候,阿龙发在古玩论坛的帖子已有不少人回复,其中最有价值的帖子,是五楼一位名叫剑侠的家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