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 (第3/4页)
也罢,自己便是“已死之人”,难免会不相信“他人已死”。司马庸找到顾烨,也绝非偶然了。不是顾淳和顾烨足够聪明,一点点嗅到了寺院里青龙符的味道,而是司马庸处处留下线索,引着他们自报家门。 白城出事,司马庸立即敏感地意识到不对——中原的技术一直领先西域,他甚至收过从西域来的徒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青龙符后人中出了叛徒。 研究武器耗时耗力,还需要一定的环境。司马庸的师父、上一任青龙符主去世后,天下经历了又一次变革,司马庸借助“防火/枪”侥幸逃生,却不得不隐姓埋名,拿着青龙符,不忍辜负了师父,却一直没办法重振民间技术,更没有条件大规模研究火炮。他只能靠着青龙符,四处搜集流传下来的书册,又和一些同门师兄弟经营数年,才在邺都重新安居下来。 这期间,接触过武器研究核心的不过七人。其中一人年老还乡,一人战时病死,两人不知去向,还有三人,就在兰若寺当着假和尚。 “我会查清楚的,”顾淳叹了口气,“白城,我住了五年,我不会让那些乡亲枉死。” 他看向司马庸鬓角的白发,顿了顿,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师方才说了一句‘背叛大梁的人’……” 司马庸知道他要问什么,只是笑了笑,避重就轻地答道:“和尚无能,不过是诵经念佛,求得百姓安宁罢了。” “如今虽然还没有这个资格,”顾淳微微弯腰,拱手道,“我还是想代百姓,谢谢大师。” 该说的说完,方才拿走面具的小和尚恰好回来,把修整一番的东西还给了顾淳,顾淳道了谢,便和顾烨一同离开了寺院,正巧遇到了徘徊在门口的秦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