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兴明_第65章 弹劾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章 弹劾案 (第1/4页)

    数日前,应天(现南京)。

    应天自古以来,就是都城优选之地,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朱元璋自攻占元朝集庆路以后,就将集庆路改名为应天府,作为自己的首府所在。

    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没有财力对应天府进行大规模修整,仍然以南唐的金陵城和北宋的建康府城为基础,进行使用。

    朱元璋自回到应天后,就抓紧时间,一边整顿军队,一边筹集粮草,只等万事齐备后,就发兵武昌,直取汉军老巢。

    陈友谅的尸体虽然一直没找到,但毕竟强敌终去,朱元璋是心情大好。

    此时此刻,他正在跟刘伯温商讨今后的发展策略。

    刘伯温在明代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足见其才高八斗,地位超然。

    朱元璋上次敢带二十万大军,直奔鄱阳湖,抄陈友谅的后路,就是受了刘伯温的巨大影响。

    朱元璋研究了会儿桌子上的地图,又抬头看向刘伯温道:

    “先生以为,我军这次以主力攻打武昌,张士诚会有何举动?”

    刘伯温看起来其貌不扬,神采奕奕的眼神中,却仿佛包含着看透一切的智慧:

    “国公大可安心!张士诚不是陈友谅,他错失良机,只等到我军在鄱阳湖分出胜负,才出兵东阳,为时已晚,我军以李文忠牵制,以徐达在应天策应足以!”

    朱元璋点点头,大为心宽。

    就在这时,李善长拿着一卷账目,走了进来。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大管家,有明之“萧何”的美誉,深受朱元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