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五百九十二章 喷气发动机(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二章 喷气发动机(下) (第1/4页)

    不过中国航空工业的底子毕竟还是太薄了一些,就算已经有了合格的喷气发动机,想要造出符合要求的喷气式飞机并实现量产,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肯定要比历史上的美国和苏联长得多,何况燃气涡轮研究所现在还只是搞出了一台试验性的样机而已,距离工业化批量生产还差得很远。好在胡卫东脑中还有一些后世早期喷气式战斗机的经典设计可供参考,多少可以缩短一点研发所需的时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燃气轮机的研发进度也同样很快,以致于胡卫东甚至乐观地认为在三年之内就可以试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燃气轮机。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很多方面都与喷气发动机有共通之处的关系,吴仲华并未因此影响对喷气发动机的研发,甚至还有所促进。类似的例子在中国的主要科研机构中不胜枚举,在并行工程学的指导下,每一个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的价值都得到了最大的利用,大大弥补了中国缺乏高端科技人才的软肋。

    而且那些普遍还很年轻的科技人才在被委以重任后,成长的速度也快得惊人,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其实科学家、特别是应用科学家之间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大,区别只是极少数人获得了合适而且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大多数人没这个机会罢了。”。历史上老蒋逃往台湾的时候,出国的那些不算,剩下的华夏科技人才当中差不多是大陆与台湾各得一半,但最后留在大陆的那些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却远非台湾可比,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