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斜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斜线 (第1/4页)

    不过,美国人之所以如此选择,也不完全是出于“柿子拣软的捏”的心理,从根本上消除轴心国、尤其是德国潜艇在大西洋航线上的威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通气管的发明使得德国水滴形潜艇的优势完全发挥了出来,美英海军纵然有整整50艘护航航母入役,1942年的下半年里商船队乃至作战舰艇的损失依然没有减少多少,几乎每个月盟国都有超过100万吨的商船被轴心国的潜艇击沉,而护航舰艇的损失也同样惊人,半年里盟国光是护航航母就被击沉了11艘(还没算上被鬼子主力舰队干掉的那两艘)之多,这个数目甚至超过了历史上整个二战期间盟国护航航母损失的总和。 没办法,通气管水滴形潜艇的隐蔽性实在太好了,而且过氧化氢鱼雷又能在10公里外发起攻击,航迹又几乎看不到而防不胜防,使得它们敢于对任何强大的盟国舰队发起攻击,并在射出鱼雷后悄然撤退,美军反潜舰艇往往要遭到攻击后才能反应过来,那时再追已经根本来不及了,而这个年代还没有拖曳式声纳使得反潜飞机面对通气管上加装了雷达波侦测装置而能提前预警的德国潜艇,更是完全无可奈何......

    不过,技术分析能力天下第一的美国海军参谋人员还是找出了德国潜艇唯一可被利用的弱点,那就是它们总得与总部或者其他的潜艇联络,这时它们必须上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