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华大英雄(04) (第2/7页)
基础,就能制造出武装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军队 的武器装备,足以保证己方战争机器的长时间运转。 在苏联的刻意偏袒下,延安的军队得以提前宿敌三四个月的时间进入东北各 地,这对今后经略这片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地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V4v.ō 只要从关内各地集结起来的十三万大军能够扎根于富饶的黑土地,那么此前 制定的战略计划也就成功了一半,延安乐观地将此次横跨三个地区的跋涉行动称 之为「第二次万里长征」。 东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于三面接壤他国,而南面又濒海,属于易攻难守的 地形。 北方便是强大的苏联,西面是在苏联控制下的蒙古,而东侧则是社会主义朝 鲜。 可以说三个邻居都与延安的关系莫逆,且东北的军备和经济都可以自给自足, 还能得到两个朋友的大力帮助,在这里发展壮大队伍比鸟不拉屎的陕北好一百倍, 所以延安将解放东北视为革命的坚实基础! 如果在东北打败国民党军,那么就可以顺势进攻华北地区。 即便战事不利,也能撤到北满,从容应对。最不济,也可以借道蒙古回西北。 正是由于考虑到了东北的诸多优点,延安才抽调了苏北、冀东、山东解放区 的十三万精兵强将,抢在国民党收复失地之前率先出关。 再整合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力量,一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