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 (第2/4页)
进行普及的太阳能研究成果。” 谢春应诧异的盯着沈明洲,“小同学,你知道我研究的追导技术?” “我读过您的论文。”沈明洲做太阳能实验,几乎读遍了国内外所有公开论文。 不仅如此,他可以十分笃定的断言,“您的技术唯一瓶颈在于硬件配置,追导技术转换率越高,设备性能必须更优秀,以至于成本高昂。但是,高成本不是追导技术的缺点,是硬件设备的缺点。” “等到下一个时代的智能设备出现,追导技术不但能够突破70%光电转换率,还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让太阳能成为主力能源。” 他说得斩钉截铁,直接将转换率拉高到70%。 不是因为沈明洲感谢谢春应的认可,而开始商业吹捧,是因为他见过。 谢教授研究了三十多年太阳能,坚持革新追导技术十年之后,终于实现了研究突破,乘着低成本高效的新智能设备的东风,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 太阳能的普及让人忘记了电能捉襟见肘的时代。 沈明洲回到这个时代,研读谢教授的论文,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太阳能研究事业的执着。 这个人穷尽一生只做了一件事,而这件事让全世界受益终生。 可是,始终在昂贵成本里一筹莫展的谢春应,听到这番话,只当做是小孩子对未来的展望。 单纯而赤诚。 他笑道:“你所期望看到的,也是我的毕生追求。也许你觉得理论付诸实践很难,可对我来说,理论只要有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