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3 (第3/4页)
水乡的韵味。气候得天独厚,百姓衣食尚且富足,但也就仅止于此,若论本地的银钱款项来源,也就每年收些地税米粮,自然比不过出产盐茶丝布等物或是商贸发达水陆便通的县郡。青帝整肃吏治颇为严厉,少有人敢在这些明面上清清楚楚的项目上打主意。 因此本地的县令多半是些自觉仕途无望之人,在此仅当养老。丰台县的老百姓大多是良善之辈,民风纯朴自然。已然十数年不曾有过凶杀匪盗的命案,县令偶尔要处置的,无非就是张家走失了生畜,李家摘了王家的瓜果,这般鸡毛蒜皮的小事,倒也当真清闲。 易缜是世袭的侯爵,他走的是行伍的路子。一来先帝和青帝十分照应,二来他自己也没有自堕威名,凭着战功一步步走到盛极,但毕竟不曾正式参加过朝廷选拨人材的各种甄选考核,算不得正式出身。而北晋的县级以上的官吏,多是要由通过甄试的士子但任。 也不是没有例外的时候,但燕淄侯一意孤行,使得青帝种种不快,他既口口声声不要功名利禄,那便如易缜所愿,不必与他行这通融之便,任了他一个还在县令之下的县丞。 青帝准备让易缜先吃些苦头,看看尝尝从万人俯首一呼百喏到无权无势人情冷暖的滋味,而他所谓的爱,能不能将这一切抵过,当真有勇气担当,才有资格言及其它。但地方极由着易缜挑,也算是青帝一点仁恕了。 在丰台这个县里,县令尚且闲得百无聊赖无事可做,更何况是易缜这突如其来的挂名县丞。 但易缜从安顿下来的第二日起,不管有事无事,日日到县衙里应卯,从无一日松懈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