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3 (第3/4页)
老,一位国公,一位侯爷,还有两位曾经的国子监祭酒……随便一名夫子,都是少年时期就蟾宫折桂、建功立业的风流人物。与你们同届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但凡能被上述其中一人悉心教导,就可以力压同辈人。” “你们拥有最令人眼馋的资源,是被诸位夫子手把手教导出来的,有什么不可以!凭什么不可以!又为什么不可以!” 这一番话,衡玉说得掷地有声,丝毫没有压制自己的声调。 所有在竹筏上的学子都清楚听见她的声音。 自科举取士到如今,最出名的一届春榜应该是兴元十五年陆钦他们那一榜。朝堂上的阁老,有一半都是从那一届春榜出来的。 而衡玉的目标,是屠榜。 白云书院六十八名学子,有六十七人参加科举考试。 每一届春榜,少的时候只录取一百人出头,多的时候可以录取到三百人。 但无论录取多少人,白云书院这六十七名学子都会名列春榜。 她要创造一个历史。 一个,即使是白云书院自己也难以再重现的历史。 有这样的历史在,这所书院会如同百川朝海,令天下士人归心,可为往圣继绝学。 *** 过个年的功夫,元宁二十年就到了。 六月底,祖籍在外地的五十三名学子启程离开白云书院,赶回老家准备参加会试。 他们离开那天,闷热许久的天飘起小雨。 当这些学子背着行囊走出山门,才发现陆钦等三位夫子、所有督学和衡玉等所有学子,纷纷撑着伞,站在山门外为他们送行。 衡玉领头,所有学子弃伞。 他们拱手,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