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七五章 鲁南战役(八) (第1/8页)
三十年代的费县县城,就象刘一民部署作战时说的那样,土城墙,四个城门,12条街道和双井口巷、刘家后巷、轱辘把巷、魏家巷、文昌公巷、挑水巷、魁星阁巷等不少名字土的可爱的胡同,还是清末民初的格局,只不过多了当铺和天主教堂的两座二层楼。 刘一民说的只是外城,这费县城有内城、外城之分。 外城轮廓就是土城墙,北门、西门、南门外都建有温凉河石桥,沟通交通。出东门,远可以到临沂,近可以抵祊河边,祊河对岸有鲁公祠。东门与南门之间,有一东南门。其中,西门外的温凉河边有八蜡庙,西门与北门之间的温凉河边有社稷坛。西门与南门之间有火神庙。火神庙有与城外相通。可惜这些建筑在日军侵占费县时已经被炸毁了。 外城城墙外面有护城河,里面是跑马道,绕城墙一周。 外城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南门与内城南门之间,有南北向的慕曾街连接外城南门和内城南门。慕曾街是敬慕曾子的意思。慕曾街西侧主要是居民住宅,东侧是费县的文化教育圣地,现存文庙、儒学、节烈祠、崇圣祠等建筑。 民国建元后,由于受五四运动砸烂孔家店的影响,全国各地都就停止了祭孔活动,文庙都成了摆设,并渐渐颓毁。这山东地面是孔圣人的老家,尊孔祭孔之风仍然盛行。费县的文庙,只是在民国初年短暂停止祭孔,在民国三年就成立圣诞会,恢复了祭孔活动。每年农历8月27孔子诞辰日,都有文教机关主办,行政长官主祭。缙绅、士民、机关职工、老师、学生一律参加。典礼开始,来者肃立两庑,两廊各置柴灯一座,高五尺左右,大如桶,内盛干柴,浇上油脂,然后点燃。祭桌上摆有整猪整羊,瓜果庶品。司仪唱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