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当王_第6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4节 (第5/6页)

起床,赵鞅便来拜访。

    因为这次朝聘,其实说白了就是赵鞅发起的。其目的也是为了彰显自家的实力,并可奉晋室而复兴霸业。

    只是,晋国之前称霸,完全是以国君的名义,而今日的复霸,虽仍然是依托国君,但实际上就是以赵鞅公卿的身份。

    对此,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朝觐述职的礼仪规定比较严格,所有诸侯应按照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身穿不同服饰,列于不同的位置。

    公爵立于东面,侯及其各爵立于西面,按此顺序挨个述职。

    诸侯手中所执的礼器是珪,是一种长条形的玉器,公所执的珪是九寸桓珪,侯为七寸信珪,伯为六寸躬珪,子为五村縠珪。

    这些李然都是安排的妥妥当当,没有丝毫的疏漏。

    而这些个礼乐典章的实施,也让周王匄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天子,也只有今日才真正是像那么一回事了。

    因为吴国和楚国,并非是国君前来,故而被安排在最后面。再说吴国和楚国因为是自称为王,前来朝觐本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宋国虽小,但是因为其为殷商后裔,作为优待,其爵位也是最高的。

    所以,宋公反倒是排在了最前列。

    其他的诸如鲁国、郑国、卫国、陈国、蔡国、曹国等皆是一一按照爵位排序。

    诸侯们先给周王匄献上玉帛、珍玩及土珍异产,这便是“朝贡”。

    待所有人朝贡结束,周王匄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