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267章 杨大眼的感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章 杨大眼的感官 (第3/8页)

造纸、甘蔗果汁、甘蔗罐头等工厂,几乎要将甘蔗身上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如果杨大眼空闲时间太多,也可以去这些工厂上上班、打打工,再额外赚点工资收入。

    总之!

    不管以后白糖的价格,会不会降到非常低廉的程度。

    通过庄园分红 入股工厂 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等方式,杨大眼的家庭年收入,不会低于六百银元。

    而1号甘蔗庄园的大部分庄民,都是跟他一样,主业之外搞副业,当了股东又当工人,只满足于一份收入的躺平党非常少,因为周边环境实在太卷了,想躺平都会面临不小的舆论压力,乃至家人的抨击指责,哪怕你的年收入有个两三百银元,完全够花了,一点都不少了,但面对周围都是年收入四五百的,对比之下,怎么可能不产生焦虑感?

    可见华夏民族是个天生内卷的民族,就算是实现了人人都有上百万的年收入,但只要冒出几个年入千万的,而看到自己再努努力也能追上,这样的环境之下,卷起来就不可避免了。

    就是在这种人人疯狂搞钱的氛围之下。

    活力。

    每座甘蔗庄园的经济发展,都充满了活力,表现不弱于江南地区的集体庄园,如同一台台极为强劲的经济增长引擎,也给许家庄带来无比巨大的收益。

    而最近这几天,除了休息和放松。

    杨大眼经常骑着自行车,去相邻不远的1号太子庄园那边转悠,跟着几十位甘蔗炭加工厂的股东,组团过去参观。

    话说这有什么好参观的,不就是属于皇室的太子庄园么,占地面积才1万来亩,且是那种边角的稍次些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