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242章 崇祯也成了炒粮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崇祯也成了炒粮客 (第5/7页)

头没钱的百姓,粮价再低也买不起,只能闯南洋或者找别的生路,现在粮价就是再涨十倍,也饿死不了几个人。”

    “陛下,粮食千万不能抛啊,既然许家庄能耐大,就让许家庄运更多的粮食过来,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就别拦着我们发财,而陛下手中粮食最多,定然能赚的最多!”

    面对这么多的诱惑劝说。

    朱由检脑中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把粮价炒到每石8银元、10银元之高,百姓们买不起,最后谁来接盘?

    得到的回答是:谁最需要粮食谁接盘,说不定是许家庄又高价把粮食买回去了,总之在明年夏收之前,粮价究竟定多高,完全是他们说了算!

    实际上,朱由检心里非常清楚,粮价太高的话,受伤害最大的,肯定是中下层的百姓,而许家庄粮食储备充足,甚至奢侈到以rou类代替粮食,怎么可能成为被割的韭菜?

    所以听这些大臣勋贵们的,是绝对不行的。

    可大量抛售粮食,以京城的市场体量,真有可能供大于求,导致价格暴跌,得缓慢的抛售才行。

    然而许家庄的低价售粮点,每天都在抛粮,他那么着急干什么?

    最好等许家庄余粮耗尽,市场粮价比较合适的时候,比如说4银元/石,再缓慢卖出个500万石,这最为理想不过。

    可以说这一刻,朱由检的心态,已接近一个不那么贪心的炒粮者了,只想稍微多赚一点。

    ……

    时间进入到十月份。

    北方已经进入冬天,甚至局部开始降温下雪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