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374章 崇祯想借一个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崇祯想借一个亿 (第4/7页)

目,打理好这些工厂,不能完全当甩手掌柜,任由许家庄的工作人员,想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想怎么隐瞒利润就窝藏利润,皇室派去的人员,就能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而不是受到许家庄的控制与限制,不能随心所欲,没办法独立起来运作,以及诸多方面的问题等。

    反正一座皇家工厂,带来的利益非常之可观,让不知多少的关系户,官员乃至皇亲国戚,想进去工厂里发展,去拥抱那极其庞大的利益。

    但为了确保那每年上千万银元的利益,朱由检并没有同意那些太监宫女与近臣们的要求,因为很明显,这些人都是硕鼠,只会坏事,不会做什么好事,把他们都弄进工厂,损失的绝对是皇室的利益,只有继续让许家庄那边的人才管理,才能拿到稳定的收益,若是真安插了自己的人进这些工厂,呵呵,以前大明的许多产业的后果,就是前车之鉴。

    而通过调查和了解,朱由检还知道,许家庄那边,有这几类工厂,是利润极高的行业,每年都能赚大把大把的银元,着实令人羡慕无比。

    比如自行车厂,随便一辆自行车,利润就在五十银元以上,若是大明百姓人均一辆,那就是两亿多辆的庞大市场,不知道会带来多恐怖的利益,可能超过百亿之多。

    比如化肥工厂,要知道如今的大明农业,要想取得高产丰产,根本离不开化肥的支持,因为一斤肥料,十斤粮食,一亩地只要施撒个二十斤的肥料,就能增产两百斤,是原来产量的一倍,还轻松了不少,这样的化肥,一银元二十斤是要的,带来的好处,则明显超过一银元,而制造化肥的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