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241章 炒粮者们的疯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炒粮者们的疯狂 (第3/6页)

方,这种积累不只是大明立国两百多年的积累,而是过去上千年的积累!

    即便这些年通过销售玻璃镜、机械手表、香皂、自行车等产品,许远赚到了超过200吨的黄金和10亿银元的利润,但大明民间的财富,就只有这么一点么?

    保守估计,至少还有一千吨黄金,和超过三十亿银元的财富,并未落到许远手中。

    而这些财富的十分之一,就足够买下3亿石的粮食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囤粮炒粮者们,个个信心十足,这次定要大赚一笔的原因了,大明广大中下层的百姓,要想避免饿死的结局,恐怕只有倾家荡产买天价粮一条路了。

    至于许家庄,则完全不被他们放在眼里,不认为许家庄能妨碍到他们的发财大计,即便许家庄往市场投放低价粮,但投放多少,他们就吃下多少,反正绝不允许粮价降低下去。

    ……

    于是从八月二十日起。

    就以京城的去壳小麦价格作为参考。

    京城上百万的百姓们发现,二十日,小麦的价格是最低的,只要35文钱一斤。

    二十一日,价格就上涨到了40文/斤。

    二十二日,又暴涨到50文/斤。

    然后只见上涨,难见下跌,引得无数百姓怨声载道。

    这个时候,在不少百姓的呼吁声中,如同救世主般,许家庄宣布放粮遏制粮价,在《东方时报》上表态,不允许粮价继续上涨。

    故而二十三日,许家庄释放出四万五千石的小麦,价格35文/斤,立刻被抢购一空。

    二十四日,释放出小麦三万石,价格40文/斤,依然在短时间内,被人抢购一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