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欠了我十亿两_第388章 崇祯的困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88章 崇祯的困局 (第2/7页)

许多次的任务,十分可靠且值得信任,但为了养活这支精锐之军,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增加到了两千万之多,还不包括其他地区的开销,如果在军费上的投资不足,又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爆发各种乱象,从而战斗力严重下降,故而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还有大明各地的治理,虽然经过好几次的打击腐败行动过后,贪官的数量确实是大大减少了,有大批清廉官员得到了重用,只是地方的治理,不管是修条路,造一座小桥,还是做点任何小事,都得花钱才能去做,在推行一些政令时,也会付出不小的成本,即不花钱的话,不管多么好的政策,都不可能得到执行,更不会受到百姓的欢迎和拥护,反而多做多错,落不了好的结果。

    这方面的问题,早在好几年前,改革刚刚推行的时候,就遇到了。

    发现要治理好大明这么大的一个帝国,付出的成本,可谓难以想象,即统治成本高昂。

    后面当然也找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比如说跟商人合作,把一些任务外包出去,或者干脆就把司法职权,直接交给了许家庄,而许家庄的专业律师,就可以通过帮人打官司赚钱,实现了司法体系的盈利,还能保证基本的公平正义,受到了许多大明百姓的欢迎,故而遇上什么矛盾纠纷,都喜欢找许家庄的法庭解决,反正败诉者会付钱,而这类业务,交给大明官员的话,毫无疑问就是腐败的温床,不知道会制造多少冤假错桉,带来多少的不公平。

    最后五六年的改革下来。

    朱由检惊讶的发现,朝廷的财政收入,是增加到了2.3亿之多,但支出也超过了2亿,最多结余个几百万银元,偶尔还会超支,根本攒不下什么钱。

    真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