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3/9页)
,香炉峰颤巍巍藏于云烟雾霭,团团白烟冉冉升起,缥缈于天地之间,没看出有什么端倪。 “记得不?山魈说,只有一白天时间。”月饼指着通红的太阳,“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话怎么解释?” 我长这么大头一遭和别人这么肩并肩躺着唠嗑,要说不别扭那是假话,疙疙瘩瘩地解释:“《太平寰宇记》曾记载,‘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指的就是香炉峰。李白诗中描写,大概是‘太阳照在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烟雾’。” “明明是白烟,为什么会是紫色?” “李白写诗,惯用夸张手法,白的紫的还不是他说了算。” “南瓜,你难道没有想到?”月饼对我的回答很不满意,摁住准备起身的我。 “我想的是,咱俩并排躺着讨论问题,为了增添仪式感么?”我挣脱月饼的手,拍打着杂草水珠爬了起来。 “如果《望庐山瀑布》不仅仅是简单的指明地点呢?”月饼直接双手垫在脑后,嘴里叼着根青草,“亏你还号称颇有文学造诣。” “请月老师明示。” 月饼“哈哈”一乐,翻身坐起,指着香炉峰,说出一番让我目瞪口呆的话—— 换任何一个正常人,收到隐藏某种秘密的信息,比如《望庐山瀑布》,能想到的只有,秘密在庐山,或者庐山瀑布,不做他想。 然而,到了庐山,抵达秀峰瀑布,必然会和我们目前状况差不多,没有任何发现。 那么,这首诗,仅仅就是很简单的说明了一个地点么?如果有人在我们之前,比如偷走手抄本的那个人,得到这首诗的暗示,先我们一步发现了秘密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