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1/4页)
下都是伸手问父母要补贴,哪有赡养父母的事。一个城市女孩(凌苒)如果嫁给同样的城市男(齐骏逸),那么肯定是两边父母齐心协力的拼命补贴儿子媳妇房子车子票子,如果嫁给农村男(邵承志这样的),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毫无原始积累,就靠自己那点薪水,还有父母要赡养,大姐的儿子会要走一个整数,对女方来说,一进一出肯定会差很多。 但是这个假设是建立在两个候选人收入差不多的情况下,邵承志的薪水比齐骏逸高好几倍 ,今后只会差距越来越大,而他的那些个负担,相对他收入来说,也就一点零头。婚姻是终身契约,从长线收益来看,嫁邵承志肯定更上算。 凌苒想了想:邵承志说了,在经济上不援助他家里人,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他宁可不结婚,但是从目前看,真没看出他有多大负担来。每年一万的赡养费,有没搞错,就是过节费,也至少得给父母这个数的好不好。他大姐儿子的红包,好吧,数目再大,也就是一次性开销,他老家穷成这德行,红包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凌苒仔细盘算了一番:嗯,如果能让自己拿整数,让他家里人拿个零头,那自己就赚翻了;如果自己跟他家里人平分邵承志的荷包,那也比嫁齐骏逸多;大不了邵承志全部收入都给他家里,自己就落到一个人,如果他上床时间跟他上跑步机时间一样,那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呸,什么把收入全给他家人,他哪有这么大方,看他结婚左一条右一条,样样要占便宜,而且还确实样样能占到就知道了,小子精着呢。 对凌苒来说,经济问题并不是择偶重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