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永王大喜 (第3/5页)
一点不对劲,于是谦卑一福道:“不知陛下有何事吩咐老奴。” 德宗没说话,从怀里掏出了那根发簪,李氏一看发簪,立刻明白了一切,但面上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先皇大历初年便为建宁王正了名,还追谥承天皇帝,你为何那时不带着建宁叔后人回长安?让我皇家后人流落江湖三十余年!”德宗叹道。 “京城人心浮动,局势不稳,先皇帝虽仁厚,但早期被鱼朝恩左右,自身难保,后来又任用小人元载、常衮,连李泌相爷都被逼南下自保,老身又岂敢带我家主人血脉来赌?” 李氏不卑不亢地回答着,声音很低,但每一句都掷地有声,每一句都让在座的董晋、贾耽和德宗心底一颤:这李氏不简单啊,对朝局的把控之精准,令人叹服!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李氏进长安以后,也没有急于亮明身份,哪怕穷到卖建宁王妃留下的首饰,也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一直耐心观察德宗的行为,更观察着朝廷的变革,若非唐思雨几次被抓,她甚至都不会住进侯府。 德宗尴尬了一下,又问道:“为什么现在又敢进京了呢?” “当年出长安时,李泌相爷曾告诉老身,他死以后的第五年,老身才可以带着建宁后人回京。”李氏回道。 “五年……”德宗闻言,叹道:“李泌算计之能,可谓通天!” 贾耽起身拱手道:“陛下,是时候让建宁后人回归皇室了。” 德宗闻言点头道:“建宁叔早年待朕很好,唐思雨此事,朕若不知就罢了,既然知晓,就不能坐视不管。” “陛下,身份不重要,只要小雨能平安快乐的长大就好了。”李氏恭敬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