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1/4页)
而是几百年的厚重变迁。袁成对于清朝的历史了如指掌,如果不是知道袁成只是高中毕业,年纪也轻,他差点以为对方是个历史专家。 其实他猜的没错,袁成上辈子确实和许多历史学家交流过想法,甚至于在拍摄咸丰帝时,还搞了个历史教授做。他当时下的苦功,让他与那些临时抱佛脚的演员拉开了极大的差距,用刘景城的话说,他们缺少全须全尾看一个朝代的文化底蕴。 袁成把自己对清朝的看法一一点出,尤其是末期一个小太监生存路上需要面临的考验,以及当时军阀分立时,吴佩孚,张学良这些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为何败走。 当说到这个的时候,周围人终于忍不住笑了,谁不知道最近刘景城对军阀着了迷,他研究处的东西,怎么能是这么个后生了解的,尤其是军阀四起,支持的不对就会得罪刘景城,他们都等着袁成被刘景城训斥。 刘景城一开始也不在意,觉得不过是纸上谈兵,但袁成的观点针针见血,视角独特,刘景城的思路完全被他牵住,他脑筋转的飞快,一点点品味袁成话里的意思,最后忍不住拍案叫绝。 袁成的话竟然跟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的剧本便是写主角从一个半太监学艺,成为名伶后,被战争逼得不得不拿起枪杆,打出个太平盛世。 他看着袁成的眼神已经不是长辈,而是一种授艺的同辈人。他一叠声问着袁成是从哪里看到这些结论的,他要拿来充实他的剧本。 没想到袁成微微一笑,“要拿出这本书的话,还真是爱莫能助了。” 刘景城对这本书垂涎的很,对袁成的拿乔就有点不高兴了,“多少钱,你开个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