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真假难辨 (第2/6页)
仔细端详了器型,底足,釉色。他将大碗放下,看向了旁边的同事。 另一位鉴定师,看了良久。 两人的眼神一碰。 于老师看向陈尚,这位先生说说您的收藏经历。 陈尚说了收藏一对大碗的经历。 沈瑜对仿品的来历有些好奇,格外注意听陈尚的收藏过程。 不久前,陈尚在一次交藏友的交流会上,见到了这一对霁蓝釉大碗,看过之后,非常喜欢。以他的经验判断,大碗极有可能是乾隆时期的官窑器。于是,花了五十万收购。至于把东西匀给他的藏友是谁,陈尚没有说。 沈瑜没能听到这瓷器的来源,觉得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陈尚在生意场打滚多年,看到于老师听完之后,皱了皱眉,他的一颗心就悬了起来。 于老师说道:“陈先生,我个人的意见,这两件物品,应该是乾隆时期的瓷器。” 这话一出,陈尚明显松了一口气。 常贝在一旁捧哏:“果然是大开门的精品。恭喜陈伯父。” 沈瑜愣了一会儿。他悄悄打开地图查看,没错,周边有红点有看点,但是,一对大碗根本没有显示,那么,就是这几位老师看走眼了? 就在此时,另一位鉴定师仿佛是专门要与常贝作对,他说道:“陈先生,我们的意见有些不一致。我个人判断,这件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但是,究竟是不是官窑瓷器,还要再进一步研究。” 自己的观点被反驳,常贝的神情有些难看。 陈尚听出鉴定师话里有话,脸色一怔,很快,又恢复了正常状态。他问到:“这位老师,不知道是哪里有问题。” 鉴定师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