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翰林书法 (第5/7页)
买了一幅扇面。常家三人因为来的晚,没能看见,常涌问道:“杨老买的什么藏品?让我们开开眼?” 杨老也不客气,打开镜框,把扇面摆在了桌子上,给大伙欣赏。 他边看边说:“我在博物馆供职,看的书画比较多,慢慢的就喜欢上书画。不敢说是专家。刚才看了一圈儿,觉得这幅扇面是不错的作品。刚才刘老板问,滨海本地的收藏,我就厚着脸皮说说。 滨海这里,收藏的资源还是很多的。往远了说,这座城市在古代一直有文化流传,不管是儒家文化还是宗教文化,都有保存到今天的遗迹。 到了近代,仅仅是城市开埠以来,有一百多位清代遗老在这里居住。他们留守东西可不少。这幅扇面的作者--王垿,就是其中代表。” 他开始讲扇面的内容。 周围人的注意力,很快被他的语言吸引。 杨老从内容,又讲到纸张、墨色、笔法。 “王垿的书法,圆润里见清劲,独具个人面貌。深合当时的审美情趣,雅俗共赏,广受追捧。世人将其形体长方,端庄秀丽的正行书称之为垿体。” 他说了一会儿,可能觉得口渴,就停下话头,端起茶杯喝茶。 董明趁他休息喝水的空,开口询问:“杨老,王垿的名头,我们也听说过,本地的收藏家,给我们推荐过王垿的书法。但是,我觉得他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是不是低了一些?” 杨老摇头:“不能这么说。王垿的名气,在清朝那会儿就已经很大了。 “有匾皆书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