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惊变之始(上)(6.2k) (第4/9页)
纯氧属于有手就行的cao作,不会真有人不会吧? 咳咳..... 考虑到反射炉内温度极高的原因,徐云并没有采用电解水制氧: 电解水制氧耗能大且不说,还容易混合有氢气。 氢气一旦和氧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界限,在反射炉内很容易发生某些迪达拉行为。 因此,这次徐云选择的是后世标准的实验室制氧手段。 也就是加热热高锰酸钾来收集氧气。 首先徐云通过老苏的人脉找到了软锰矿,这种而一种非常常见的矿石,汴京城中都能找到一大堆。 随后将其与硝酸钾加热,产生锰酸钾,再于碱性溶液中与氧化剂进行电解。 这样一来,就得到了高锰酸钾。 蛤? 你问碳酸钾是怎么来的? 还记得制备氯气时,通过酸梅汤铺要来的硝石制作成的硝酸钾盐桥吗?(见123章) 所以还是那句话: 徐云搞出的发电机和电解池,远远不仅是为了炫技那么简单。 接着,他又指挥齐格飞,将传输氧气的铜管移到了二层入口。 虽然铜的熔点只有1100度不到,但二层反射炉的温度本就不高。 加之铜管只是连到槽口,因此可以不用考虑铜管会融化的情况。 “小心点...慢慢捅进去...它很敏感的...准备,要出了....你看好点,别让里头的水溅出来....” 铜管中连接着老苏设计的自吸泵,随着阀门开启,大量氧气很快被输送进了第二层。 这些纯氧迅速与海绵状钢水中的碳、磷、硫结合,氧化后逸出通过驴兄拉动的鼓风口溢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