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四章 基地概况! (第10/12页)
可王淦昌却敏锐地察觉不对劲,认为加马辐射没有这么强的贯穿力。 于是他立马跑去找导师迈特纳,向她提议说,用更先进的云雾室来重做实验,也许能够搞清楚真相。 迈特纳笑着拒绝了,觉得眼前这位年轻的学生,想法太过天真。 王淦昌并不死心,接连恳请了几次,迈特纳却始终不肯给机会。 还规劝他说:“你很聪明,但重复他人实验没有意义,自己开辟新路,才会达到另一座高峰。” 王淦昌最终只好暗然放弃。 结果仅仅过了两年。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同样想到用“云雾室”重做当初的实验,结果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新粒子: 中子。 接着在1935年,查德威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还没完呢。 1941年。 王淦昌在海对面的《物理评论》杂志发表《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同年该文被评为最佳论文之一。 但王淦昌虽然知道寻找中微子的方法,却缺乏设备验证。 后来运用王淦昌提供的方法。 海对面科学家来因斯在1953年发现了中微子,并获得了1995年的诺贝尔奖。 接着在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时候。 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这个成果震撼了整个物理学界——这是人类通过实验发现的第一个荷电反超子。 后来王淦昌进入了核武器项目组,隐姓埋名整整27年。 后世许多人想必都听说过一句话: 【我愿以身许国】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王淦昌先生。 说出这句话后。 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