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71节 (第5/8页)
出来一种新弩,三百米内,射击误差在两寸之内,箭头经过改良,可以穿甲,最远可以射至五百米外,上有共有十五支箭的箭匣,射完后,可迅速更换箭匣,其制造成本和黄肩弩相同,拉紧方式……加一个脚踏装置,以全身使力,普通将士也可拉开,您觉得会发生什么?” 弩,几乎可以说是最接近后世□□的存在,而西汉在弩的研制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黄肩弩,最长射程四百米,上面有望山和刻度,也就是瞄准装置,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训练士兵射击精准的时间,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还是由手臂拉动弓弦,只能由身强体壮者才能使用。 可即便是这样,黄肩弩在战争中仍旧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是如今步兵克制骑兵的有效武器,当然,谁也没有规定会用弩的只能是步兵,骑兵也可以装备弩箭,所以卫青在出征的时候,也会挑选一部分能够使用黄肩弩的弩兵,远距离先射几轮消耗敌人数量,近了之后换长兵器也是基本的作战技巧了。 而韩盈形容的这种弩,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初级□□的状态,其优势性不言而喻。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显然要比韩盈更加清楚武器的特性,过往的所有经验,都让卫青明白这种弩并不可能出现,或者说出现,也会在重量,大小,制造成本上,有着极大的制约,但既然是虚构,就姑且当它和现有的黄肩弩相同,如此再想—— “如果真有此物,几乎可以直接用步兵对阵匈奴骑兵了。” 卫青微微拧眉: “弩箭射上几轮,匈奴人必然伤亡惨重,哪还敢进攻?倘若陛下没有外征匈奴之意,那边郡多组建弩兵,便不用太担心匈奴大军入侵,而我对敌匈奴所训练的战术也可以停止,放弃骑兵冲锋,继续过往的骑……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