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60节 (第2/9页)
将医生和学徒们从地狱中解救出来。 这个‘地狱’,显然不止应对这么多病患日常吃喝拉,以及简单的换药等事。 无论古今,人们都有着一套对他人能力、地位评判的标准,这种标准有明面上的,也有潜意识中的,但不管怎么说,驱使他人,不用自己劳动,显然高于少量的关键劳动,而琐碎,价值极低,面对多人的服务性劳动,无疑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存在。 很不幸,照顾大量的病患日常饮食,吃喝拉撒这种事情,在大众的潜意识里,是妻子/赘婿,儿女,乃至奴仆所做的事情,倘若医生去亲自做这些事情,而且是针对多人,并长时间都陷于此事当中,那她们无论身份再高,旁人在看她们时,也不会觉着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亲力亲为,而是会潜意识逐渐将她们看底,甚至会生出鄙夷。 这个问题放到现代都没有解决,哪怕再说三分治七分养,护士照顾很重要,最后可大部分患者记住,感谢的还是医生。 没办法,护理服务属性太明显了,而且它的价值看起来太低,喂人吃饭喝水有什么难的?五岁的稚童都能做,哪有紧急止血,正骨,包扎,开药这些事情看起来难做。又能立刻将一个濒死的人救回来看起来重要! 想要改变大众的潜意识,显然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让人时刻处于不安的奴隶制度,反倒成了医者们维持身价地位的最好助手,实在是一种灰色幽默。 韩盈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也只能不予置评,但又不得不说,这的确解放了医生,让她们能够腾出手来,更好的进行统计。 没错,这又是一个反常识的事情,比起来医术治病救人,统计,或者说循证医学,更能够快速的对大规模病症提供有效的改进和治愈率的提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