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345节 (第4/9页)
千兵守城,就算是全甲兵,公孙敖应对把握便开始大幅度下降,他下意识想要反驳,可那韩刺史所举的例子还是他之前说的,现在想反驳都没理由,他想了想,从另一个方向质疑道: “此举对我等极为不利,是有可能引来匈奴大军,可消息送过去,匈奴人如何信任此事?郡中兵力调动可是在曹家子逃离之后所为,他们总不能未卜先知吧?” 送军情也是一场战斗,心理战,这个‘送信人’既能取信于匈奴人,又不会背叛汉国,将诱敌深入的目的暴露出来,同时,送到的消息还能让匈奴人相信,并为之付出行动。 想达成这点并不容易,从取信上来说,最容易取信匈奴人的不是曹家人,而是那些他们见过的私商,毕竟私商匈奴人见过,身份上不会有大问题,而曹家人——他说自己叫曹捷就真的是曹捷了?谁能保证不会是其他人假扮的?说做过生意我也不信,我又没和你买过白药,除非拿点更可信的证据出来,没有?那肯定有问题! 取信上困难,而在背叛上,曹捷保不齐是真能反坑韩盈一把,她能限制他的只有家人这一条,而世间敢抛家弃子连带父母都送死的男人不多,但也绝不是没有,保不齐这人真敢这么做,而且从情况上韩盈也不想放过他再许诺什么显爵,这种发国难财的家伙还让他活着,对得起边郡死掉的那些将士、被杀死和劫掠走的平民百姓么? 所以‘送’过去明面上是曹家的私商,实际上是我方的间谍以及再带着曹捷之子是最好的选择,就是这样一来,传递给匈奴的军情顶多只能包括草原上的白药将要断供、上谷郡中设立了军民医院有大量白药和制备人员,以及即将有军事调动的信息,这种情况下,是很难保证匈奴人到底会在什么时候攻过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