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_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学医救不了大汉(基建) 第226节 (第6/9页)

利而定义的孝顺,韩盈抓了几个典型,找到对方犯法的证据,送到了狱掾手里,来了场杀鸡儆猴。

    自那以后,基本上没人再到郑桑面前讲他定义的孝顺,而郑桑也能安定于家庭的秩序。

    可惜秩序没法保持长久不变,一旦受到外力就开始有失衡的风险,紧接着便开始权力的对抗,而在其中,名义则成为了一项很重的砝码。

    孝和婚书一样,都只是明面上的大旗,但这杆大旗又十分重要,强者没握着大旗,还可以从别处找补,而弱者要是被他人抢去这杆大旗,那对方手中的旗帜便会化作弱者无法挣脱的枷锁,使其任由对方宰割。

    韩盈面对济阴郡守警惕,便是因为她相较于对方权力偏弱,而郑桑又极其容易送出去这份枷锁,虽然不至于落到任人窄割的地步吧,但肯定得出点血,提前做好准备防止风险才是硬道理啊!

    不过现在济阴郡守这边麻烦的是后续如何处理,她也不清楚此人是什么身份,有无背景,应对起来着实让人头疼,倒是桑弘羊这边或许能提供一些帮助,但……

    他的官路也有点不好说啊。

    韩盈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桑弘羊说的含糊,但官营二字其实已经暴露了方向。

    汉代国家的财政和皇室的财政是分开收的,农人的人头税、田税,是大司农管的,应用于整个国家,比如某些基建工程,给官员发工资,边疆守卫将领发粮食,以及最重要的给皇帝修陵墓。

    至于而山川林泽,以及商业贸易的税收之类的,是皇帝的私人收益,用来支撑皇帝的日常生活,养后宫,祭祀和赏赐之类的。

    而桑弘羊所提到的重点,便在商业贸易内部的官营作坊,它们有点像后世的国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