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归黄金年代 第216节 (第4/12页)
。 面对这种情况,宋援朝已经决定一分厂开始三班生产,把生产达到最大限度以满足销售。可就算这样,按照孙耀良对市场的估计,三班倒生产的产品也远远不够,仅仅只是一个金陵市场,每天至少需要6000件左右的产量才能满足,这还没包括那些城乡结合部和附近县市的市场,如果加起来起码需要8000件以上才行。 按照每天8000件来计算,一天产量就是192000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多,但相比目前一些大厂,比如燕京的北冰洋,沪海的正广和而言仅仅只是对方正常产量的三分之一也不到。 达到这个产量以目前一分厂的设备和产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数字已经是一分厂三班到最高产量的两倍了。如果不是宋援朝在正式接手一分厂的第一天就下达了全面恢复生产,并且开始抓紧囤货命令话,按销售公司目前的销售数量来计算,厂子里每天生产的汽水全拉出去都不够卖的。 扩大生产势在必行,这是一个摆在宋援朝面前的问题,市场就在那边,看得到却吃不到这怎么行?但要扩大生产就要上新的流水线,甚至全面更换目前一分厂使用的整套流水线。 一分厂现在使用的这套流水线设备已经有快三十个年头了,比宋援朝现在的年龄还大些,这些设备还是当初一分厂的前身红旗厂初建时就在的,根本谈不上“先进”二字可言,要以技术水平来看,充其量就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技术,相比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流水线设备而言差距可想而知。 设备老旧,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又低,这些都是限制扩大生产的客观问题。可要想更换设备不是那么容易的,这可不是宋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