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 (第1/4页)
点头,“是的教授,因为当时的民众对于乌托邦三文鱼这样的人造rou类有很大的误解,所以我们……” “这个误解指的是什么?”历史学家打断道。 “误解乌托邦三文鱼是一种鱼rou。” “那么你们又是如何给自己正名的呢?” “鱼类因为含有三甲胺,所以有腥味,而乌托邦三文鱼是没有的。” “这……”历史学家觉得逻辑稍有牵强,不太信服,心里疑虑更深。 史料馆门可罗雀,只有历史学家这一个访客。不远处,听到他们对话的年迈讲解员在这时走了过来,对年轻的讲解员道,“我来讲解吧,你可以休息一下。” 待年轻讲解员走后,老讲解员对历史学家说,“我可以告诉您一些秘密,但前提是,您不能公开这个秘密。” 历史学家点点头,郑重承诺绝不说出去。 “当年,公司的三文鱼销量停滞。”老讲解员娓娓道来,“高层在做了市场研究后觉得,鱼rou的受众太过于狭窄,便希望进驻到猪rou市场。 但猪rou市场中本就有一些既有的人造rou公司,而乌托邦自己的猪rou研发工艺又一直突破不了瓶颈,于是他们便花了大价钱洗脑大众,告诉消费者们,乌托邦三文鱼和猪rou是极相似的可替代品,没有腥味,还比猪rou营养价值更高。 这么做了几十年后,又买通了一个科研组织,出了一个证明,说三文鱼就是猪rou,这才有了现在‘三文鱼是猪背脊上的rou’的所谓常识。” 历史学家听完后叹了口气,“这是多么具有研究与纪录价值的事啊,但我答应过你会保密,就一定不食言。” 回家后,他坐在书房,久久不能平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