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5 (第3/4页)
一座教堂而设立的。 在国外时,教堂一般是由教会筹集,教会捐款汇聚资金建立的。 这毕竟不是为桃溪村原著村民们服务的,黄哲也无权去拿属于集体的资金来盖这个建筑。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募捐,等到凑够足够的资金,再来盖这个教堂。 当然作为村支书,他已然为这个教堂划定出了的地址。 村南村北都不适合,这两个区域的建筑风格都是最为统一的中国风。也只有最新的长青区才合适,那里各种功能建筑比较多,还都是现代化的简洁风格。 由于信众并不多,这座教堂也没有必要修建的很大。有那么一间一百多平米的尖顶大屋,在摆上两排座椅,前边一座讲经台。一个简单的教堂就布置完成了。 黄哲进行过估算,这么一座教堂有十几万就能盖好,并完成简单的装修。 于是他把这个数字写在纸上,和为什么而进行募捐的原因一起贴在了黑板告示栏上。 村委要进行募捐盖教堂,得知这件事的村民都觉得很稀罕。如同黄哲预料的那样,对此感兴趣而关注的村民并不多。这消息只在外籍人士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就算不是教徒,这些人也或多或少曾经给教会或者社区组织的募捐进行过捐款。有的时候是某类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有的时候是为了某处的饥饿和灾荒。关于修缮的募捐当然也遇到过。 作为一名虔诚的信徒,玛瑞安首先对此进行了响应。她不光是往捐款箱里边塞了一张写着一千英镑的支票——她只能塞支票,国内的大额钱币都在银行、卡里——她还跟黄哲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