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4节 俺成了太尉了? (第2/4页)
开,事先有预案,要做什么,规定得很明白,由相关人员照做,他来检查效果即可。 与此同时,官家知道了朱杨祖和林拓朝回来的消息,清楚了整个过程,且运回来北宋皇陵土,让他非常高兴! 自高宗皇帝衣冠南渡以来,所有南宋皇帝中是他头一回正式派人去大祭了一番。 其实也很寒酸,但远比以前连摆个祭品,念个祭文都做不到要好得多。 他对右丞相郑清之道:“孟珙的方法不错,快去快回,一切顺利!” 郑清之默默地点头,快闪是最可靠的办法,这样做,祭陵使者没有危险,更主要的是照顾赵官家的面子,事情办妥了,对老赵家列祖列宗之事,天下的臣民有了交代。 如果投入太多的兵力,万一出了问题,那就好事变成了坏事。 孟珙是帅才,可惜他是史蒿之的人,不能为已所用! 之后官家又看到了史蒿之的奏折,他是地方封疆大吏,对他的奏折处理属于优先级。 看过奏折内容,对史蒿之留孟珙在襄阳出任镇北军都统制,协助他整编镇北军,以及表奏孟琛权管忠顺军、担任京西兵马钤辖、枣阳军驻札两件事,官家有点恼火的,这不是截胡嘛! 好不容易把孟珙搞到了马军司,想借他之力整顿马军司,把朝廷禁军弄得象样点,将来对付蒙古人不致于这么丢脸,不要什么都靠外驻军队来打,没想到史蒿之借助机会,一举把孟珙留在了襄阳。 至于孟琛在忠顺军里的任职,倒没什么大问题,忠顺军也确实在孟琛管着,到现在才落实名份。 如果在太祖或者太宗朝,史蒿之这么做,别说他的要求没法满足,他的官位十有八九是保不了。 现在朝廷力量薄弱,对于在外的封疆大吏,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