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0节 官家阅兵 (第1/4页)
当官就要当宋朝的官! 当文官超好,有面子有里子,收入丰厚,社会地位高,幸福感强大(请张开双臂来大声说“当官就要当宋朝文官,当大官!”要说三次喔!) 太祖皇帝说与士大夫共天下,真不是说笑的。 当武官也不错,面子薄过文官,里子厚过文官。 既然崇文抑武,好心肠的赵官家怎么会做出薄待武官,以致于让他们心生不平的事情呢,“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是为正道。 著名文臣范仲淹在陕西当安抚使时,他的收入还不如下属武将的收入高。 禁军的殿前司、马军司和步军司这三衙作为“武臣极任”,当然更为突出,像仁宗朝御史中丞贾昌朝在分析外戚等“恩幸子弟”垂涎三衙职位的原因时就说:“其志不过利转迁之速,俸赐之厚耳。” 如宰执、宰相、枢密使等顶级文官的月收入为三百贯,步军司老大沈千里的收入与他们持平,也是三百贯,这还是他没有加节度使头衔的原因,若有,就是四百贯一个月收入,还有绢绵罗等,比宰执们还要多。 而节度使头衔,宰执、宰相、枢密使一般不能加的!(要加可以,宰相罢官后为了给予宰相体面,到地方任上可以加,谓之为“使相”) 现在十八岁毛头小子孟之祥的职事官是步军司“准备差遣”,一个月拿到手的是多少? 一百八十贯钱! 与之对应的是参知政事陈贵谊,现年五十四岁,他十七岁时高中进士,在政事堂内排名靠前,一个月拿到手的是多少? 二百贯钱! 而且对于他这样的大官,发的都是实钱,而不是拉及的会子,再加上满满当当的绢绵罗也不少,同样是硬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