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7节 上门 (第3/4页)
吃。 双方开始进行对话,孟琛代表孟之祥正式向余氏提亲,请余氏俯允下嫁一位小娘子。 余无忧打量着孟之祥,细细地询问孟之祥的具体情况。 事无不可对人言,孟之祥将他懂事后的经历一一说明,包括他是归正人出身,被孟氏收为养子,得习文武之道,之后参军,打仗立功,蒙朝廷不弃,现任步军司“准备差遣”,40级的武经郎,吉州团练使。 这明显是职事官高而职衔低,但对于他这样十八岁的小子,已经是傲视同辈了。 余无忧问孟之祥可曾进学,学过,粗读了四书五经。 余无忧并没有刻意为难,仅要孟之祥略举心得体会。 孟之祥精神起来,即时说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得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又有“虽千万人,吾往矣!” 还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熟悉吧,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名言,正来自四书五经中的《孟子》,孟之祥的孟氏倒不致于无耻地将自己家族与孟子挂上钩(以后他当皇帝倒是可以的),他说他对《孟子》特别感兴趣,觉得很符合自己,自己也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孟子的教导正是他打仗时不畏艰险,力争胜利的力量源泉。 十八岁的男青年,英姿勃发,皮肤有点黑,青春活力十足,为增加个人成熟感,他留了两撇小胡子,露出腼腆的笑容,坐在椅子上长手长脚,发达的肌rou显示出澎湃的力量。 他侃侃而谈,一些话题虽然显示出他不谦虚,大言不惭,但作为弑过皇帝的军中大将,气质已非一般人可比。 余无忧面带微笑,连连点头。 而孟琛在旁悠闲地喝茶,一点都不担忧,他知道他这个侄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