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宋_第192节 遇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节 遇劾 (第2/4页)

都不好。

    他了解孟之祥在余杭县(注1)大量购进土地去做猪场还有开路和建避署山庄,那么,王林就用上了“jianian贪凶暴,滋拢地方”的罪名,套到孟之祥头上,上奏折弹劾。

    别看他是皇帝宠臣,外有史蒿之支持,内有参政陈贵谊帮助,王林说和孟之祥“碰一碰”,绝不含糊。

    他认为孟之祥仗着自己是朝廷高官,对土地强买强卖,启动工程,滋拢地方,余杭县则谄媚奉承上官,助纣为虐,也该一并治罪。

    宋朝起,御吏生猛!

    名将狄青被言官强力弹劾,丢了枢密使的高位,赏识他的宋仁宗不忍心下旨,说狄青是忠臣,丞相文彥博硬梆梆一句“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乎?”如此就断送了狄青的前途,也断送了宋军未来的战斗力!

    狄青起于微末,当兵时脸上被刺字,因功升为枢密使,实际上是宋仁宗对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的一个修正,文臣们洞若观火,坚决抵制,之后的皇帝哪怕再欣赏武将,也不敢轻易去惹毛文臣了。

    还是宋仁宗,想提拔张贵妃的父亲为宣徽使,被包拯阻住,说得口水四溅,都喷到了宋仁宗脸上,结果张父宣徽使的事黄了,回宫后张贵妃问怎么着?宋仁宗没好气地道:“你只知有宣徽使,不知道有御史包拯吗?”

    光宗朝,太学生俞古借雷雪交作,天有异象来指责皇帝私生活不检点,光宗气度不如仁宗,就要把俞古抓起来,流放远方,然而,群臣不肯奉诏,硬扛着不处理,光宗无可奈何,最后,“事竟寝”,俞古没受到任何处罚,不了了之。

    太祖规定了与士大夫共天下,不以言论罪大臣,历代宋皇都基本上遵守了这条规定。

    皇帝都过不去台谏这关,孟之祥算什么!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