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节 姜是老的辣 (第3/4页)
讨,明摆着有人指使,且对方的能耐不小。 “仔细想想看,你最近得罪了什么人?”余天任问道。 于是,余启迪点手指头,看看自己最近得罪了什么人。 包括某侍朗的衙内,某吏员的儿子……甚至余启迪连他有时吃饭不给钱的老板也算进去,但余天任逐一判断分析过后,觉得对方没这样的能力,都是摇头。 最后,余启迪实在想无可想,遂把他曾经向小堂妹余十一娘借一百两银子的事情说了出来,当时借不到,他说了一些狠话,得罪了十一娘?这应该不可能是她的报复吧? “什么,一百两银子!”余天任一听差点没跳起来! 在三司为官,余天任对银钱数字十分敏感,一百两银子,绝非小数目! 宋朝以七百文铜钱为一贯,一两银子值得两贯,一百两银子就是二百贯,是为一百四十千钱。 他教育余启迪道:“当年有人向仁宗皇帝敬献蛤蜊二十八枚,每枚值一千钱,仁宗皇帝不乐,曰:‘我常戒尔辈为侈靡,今一下箸费二十八千,吾不堪也。’遂不食。” “仁宗皇帝用二十八千钱都舍不得,你居然要借一百两银子供你花用,唉!”余天任望着孙子,恨铁不成钢。 余启迪嘴硬道:“十一娘有钱,她拿着钱也没用啊!” “放P,她的钱来自她夫家,岂能给你来用的!”余天任斥道。 “是了,十一娘在深闺中,得罪她,她也奈何你不得,但她的丈夫孟之祥,可是个太尉,步军司管着外城……”余天任宦海沉浮,何等经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