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节 为官之道 (第2/4页)
其是丰收的粮库快被烧到,那个都头是农家出身见不得浪费粮食,带队救火。 他做了也就做了,结果他喝醉酒之后,自己说了出来,搞得众人皆知。 不得不追究,问枢密院的命令上并没有救火的任务,为什么无令擅动。 违令者,斩! 沈千里等人花费了很大力气,这才把那个都头救下,惩罚就是削除军籍,流放海南,教训不可谓不惨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例子,如果敢无令擅动,必受重惩,再受宠的武将,也不例外。 简而言之,你可以做其它坏事,但决不能违令。 沈千里说了一句名言:“一旦犯下这等错误,官家可以原谅你,但文官绝对不会放过你!” 所以,一定要慎之,慎之! 孟之祥默然,明白到军官权重,只在野战军任上,待到了朝廷禁军,全不是那一回事。 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在享受军队拥戴上台的成果的同时,也对军队充满了本能的不信任感。 于是,宋太祖在进行了“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具体措施解除很多将领兵权的同时(当然手段温和,并没有出现流血事件),更是从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方面对军队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而宋太宗赵光义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从而正式确定了有宋一朝对军权的极端限制分割的“重文轻武”的局面。 达到了预期效果,但负面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客观的说,宋朝的这套复杂、精巧的军权分制手段,确实达到了预期目的。有宋一朝,尽管自始至终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和入侵,但内部再也没有出现自称体系手握重兵的军阀,更没有出现唐朝后期和五代十国地方割据的局面。 尽管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