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纨绔啊_分卷阅读4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 (第2/4页)

子监的确才死了两个监生,却是俩人议论朝政,被监丞抓住后送去绳愆厅处罚。那俩监生情绪激愤,触柱而亡。

    这件事给诸位监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坐监之人分四种,一种是举监,即会试不中的举人,经过翰林院出题考试,表现优秀的进入国子监。

    一种是贡监,即任彦和方成和这样的,各地方送来的优秀生员。

    第三种是荫监,阮鸿便是荫监,选拔标准是文官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勋戚公侯等人,可以经提学官考试入监读书。此外还有高丽、琉球等国送来的人。

    第四种便是例监了。地方官学的学生向朝廷交纳钱粮,买一份入监资格。

    原本本朝例监的学生不多,但这两年朝中多战事,山东登、兖等州又逢大旱,自去年秋天便无雨,朝廷便因此重开例监,以便收些银子上来。

    那俩议论朝政的监生便是为此而骂,朝廷以山东大灾之由开例监,却又不肯解粮赈灾,免去田赋,若这几个月还不下雨,灾民们便是不饿死,也要被赋税逼死。

    各地捐贡的银子经过层层盘剥,谁知道最后又进了谁的口袋?

    只是那俩监生白死一场,始终没在朝中激起什么涟漪。而其他监生大多数还是为了奔个好前程,只终日读书应付科举,巴不得离是非远些。其他有志之人眼见着俩人如此下场,也不敢轻易掺和。

    徐瑨低声叮嘱:“这事已经不许大家提起议论了,我先跟你说了,免得你从别处听来,不知轻重,犯了忌讳。”又道,“如今你既是监生,便先按监规来处事,不可鲁莽行事。”

    他只当祁垣年幼,又素有报国之志,广业堂里的生员又比其他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