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5 (第2/4页)
。 一个系着红围巾,穿着不合身的毛衣的五六岁小男孩,正围绕着她,在人行道的方格砖间跳来跳去,自得其乐。 女人的目光麻木呆滞,唯有瞥过男孩时,才微微泛出一丝母性的柔光。 仅仅是简单几个镜头,这位年轻母亲脸上那种疲惫和无力感,就透过屏幕扑面而来,紧紧地攥住了谢迟迟的心,让她一下子瞪大了眼睛。 “这是一部名叫的纪录片,刚剪好的,还没有送审。”坐在她身边的陆丞这样说道。 谢迟迟呼吸一滞,这才明白,难怪这部片子是由人专程送来。 此时,影片的画外音才悠然响起,伴随着晃动切换的镜头,讲述起有关这对母子的故事,也把谢迟迟的注意力,重新拽入了片中。 镜头前的年轻母亲才二十四岁,因为不堪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一个人带着孩子逃离了农村,在一座三线小城逗留谋生。 女人每天批发一些针头线脑,在地铁口摆摊兜售,凭借二三十块维持着拮据生活。 录制时恰逢寒冬,实在天寒地冻受不了时,她会抱着孩子躲在商场门口,蹭蹭暖气,活动活动手脚。每到这个时候,年幼的孩子就会捡起地上花花绿绿的广告纸,期待地看着mama把它叠成纸飞机。 而纸飞机的每一次飞翔,都让这个年幼的孩子双眼迸发出无边欢喜。 当摄制组问这位母亲,凭借她这样稀薄的收入,孩子以后念书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时。 女人面对镜头,双眼第一次内疚地下垂,咬肌僵硬地彭起,许久,才似笑似哭地答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从始至终,这位母亲都没有流过眼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