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6 (第2/4页)
回到自己府中,杨轩气不过,觉得谢知非不该那么平淡,摔了自己桌上的文房四宝之后,杨轩这才冷静下来。 这不是谢知非的错,杨轩捂住脸:他骁勇善战的将军面对一干吃人不吐骨头呢的家伙能做什么? 不过求自保尔! 一夜歌舞升平之后,又是一场大朝会。 活捉西夏皇帝,打散西夏最后的抵抗之力,为大宋开疆辟土的谢知非升职这件事没人有意见,关于谢知非升职做什么,众人的意见却很大。 尤其是当赵祯说出,欲升谢知非为枢密使的时候,不少人直接指出昔日武将掌兵是拥兵自重,随意废立天子,祸乱朝纲。 自太祖、太宗以后,武臣从未出掌枢密院便是如此。 更有激烈的人指出,此先例但凡一开,必定会重蹈昔日唐末宋初之乱局。 收复祁连山、河曲等地,这是太宗、太祖都未能做到的事,如今在他在位的时候得以归入宋土,赵祯心里是得以的。昨夜回宫同庞妃述话之时,庞妃曾说他是天命之选,重现盛世之人。 赵祯内心也很认可,否则他为何有如此多的文臣想佐,甚至连冰封了百年的唐代武将都在他在位的时候破冰而出,岂不正是说明他乃承天命光复汉唐之人? 但是同时,赵祯是一个很难坚持自己主见的人,一旦被人反驳便会反思,若这是普通人那是一种美德,可若是一名天子,那将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缺陷。 如今,被众臣所阻,再听臣子拿太祖之训来说,赵祯心中也开始动摇。 杨轩冷眼看着这满朝臣子怒数武将诸多不对,甚至连今年黄河水难都以五行之说论为上天的警示将之推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