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有空间_第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2/6页)

的鸡蛋鸭蛋鹅蛋什么的归拢在一起。

    然后叫大儿子送到城里去换点东西。

    说白了就是偷着卖点钱,换点棉花肥皂日用品什么的,乡下就只有些吃喝而已。

    其他酱油,醋,火柴,煤油,蜡烛什么的都只能花钱去供销社买。

    村里的供销社也收购农产品和手工品,但是给的价不高,不如去城里偷着零散卖了拿到的多些。

    城里粮食,油什么的凡是你能想到的所有东西都是凭票限购的。

    有很多城里人有钱都没地方买哪怕只是一个苞米粒。

    于是黑市就应运而生了。

    虽然打击的挺厉害,但耐不住利润大啊,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的。

    尤其是周边这些乡下地方,正是货源啊货源。

    所以村里这些人尤其是常进城的,对黑市基本上就是门儿清。

    就是少进城的,谁手里面没几个固定客户啊。

    哪个是乡下人?

    城里人分的特别清楚,基本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光从衣着上来看乡下人的衣服基本都是自己做的,哪里讲究什么样式啊流行啊什么的。

    城里人就不一样了,城里人穿的都是中山装啊。

    还有从中山装改编的人民装,青年装,学生装之类的。

    还有因为国家倡导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渐渐的穿工装成为一种荣耀,所以男士背带工裤和格子上衣也成为了城里人的标配。

    地理刨食的人都穷,哪有钱追求什么时尚,能新买一块儿灰布都是攒了一两年紧紧巴巴才够做一身。

    大部分人都是舍不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